【实用技术】牛羊养殖环节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选址建造难度大
养殖区域的规划不仅要远离市区,还要远离污染区。想要科学选择适合牛羊养殖的环境难度
较大。满足养殖环境要求的地块大多存在交通不便以及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大等问题,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与此同时,养殖过程中会对水源、空气、土壤等造成污染,不仅会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环境,也会由于产生的废物造成对周围土壤的污染,不利于农业种植。目前,牛羊养殖者多为农民,均未受过专业培训,对牛羊养殖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主要分为家庭牧场和规模养殖两种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对环境污染问题都存在极大的弊端。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想要建设符合要求的养殖场难度较大,影响了牛羊养殖业的发展。
二、排泄物的处理存在短板
传统养殖模式中,养殖户对排泄物的处理意识较弱,也未能引进规范化的生态处理设备。导致排泄物未做到规范化的处理,就近堆放的处理模式不仅会产生大量的臭气,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特别是靠近河流上游的废弃物排泄,经过长期排放废弃物会在河床以及河流内造成严重污染,随着水流方向漂泊后,造成大面积的环保生态环境破坏。与此同时,排泄物长时间堆积污染物,污染物质会随着渗透到地表内部,不仅会破坏土壤的营养结构,造成水资源污染。牛羊粪便大量堆积,会造成细菌滋生,从而增加疫病发生的风险,可能会引发一些人畜共患疾病。
三、气味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牛羊养殖场一般采用半封闭设计的构建模式,牛羊在生长过程中本身就带有一定气味,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牛羊数量增加,若养殖场清洁力度不足,则会有明显的异味,且大量排放的粪便未能及时清理也会产生难闻气味,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气味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牛羊排泄物中主要有氨、硫化氢、硫醇类等化合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牛羊清洁力度不足体味会明显增加。养殖人员若长期接触牛羊产生的气味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时间接触这些废气对呼吸道、眼结膜都有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在西北养殖区未能养成定期清洁养殖的习惯,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牛羊身体清洗频率过低,从而导致牛羊养殖区域异味严重,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明显。对于规模化养殖场的新风除臭系统的应用,目前还不能有效普及,该系统虽能有效消除气味但依然存在诸多弊端,家庭农场难以推广,设备维护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养殖新理念的学习,养殖场硬件设施的完善是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
四、生态环境防控措施落实不足
传统粗放养殖的模式,不能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未能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例如,对牛羊舍的清洗规范性不足,未能落实定期的通风消毒工作以及疫苗注射不全面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发生,不仅影响了牛羊养殖质量的下降,也会造成细菌滋生,增加疫病发生的概率。另外就是疫苗免疫,区域流行病的暴发,新型疫病的肆虐,牛羊疾病难治难防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对环境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对牛羊舍清理工作不及时,会造成食物残留以及粪便细菌滋生,从而增加疫病的传染。对定期灭虫鼠管理不规范,增加了疫病传播途径。此外,将不同种类的动物放入同一养殖场养殖,混合养殖很容易造成细菌交叉感染,增加疫病诊断的难度。从近年来养殖存在的问题来看,由于粗犷化养殖导致病死牛羊数量较多,在病死牛羊处理过程中,未落实无害化处理工作,多数进行直接掩埋或者丢弃,不仅会造成细菌滋生,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给周围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疫病风险。无害化处理不能有效防控不仅仅是对环境卫生的威胁,更是对人身体健康的威胁,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养殖户建立清洁的养殖环境,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又一大理念。
五、养殖户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在基层养殖场中,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导致在饲养管理以及消毒方面落实管理规范性不足,不仅养殖模式较为散漫,不能落实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不仅影响了牛羊养殖的质量,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可以有效改善养殖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本文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转载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免责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的文章作品均转载相关媒体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章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